全球化的概念從國中到高中的地理、公民等都有單元提及
對於高二同學而言,都能說出全球化的意義與影響
但若要將視野推向全球,卻似乎又提不出事實依據
因此,本課程不以課本講述開始,
因此,本課程不以課本講述開始,
而以探究方式開始,
學生由資料搜集、地理位置的特性、全球化的影響,
全部的資料,應用Padlet平台共編。
全部的資料,應用Padlet平台共編。
實作的課程只有1.5節課,先使用25分鐘讓同學搜尋「公共電視-紀錄觀點」中的紀錄片
確定事件發生地點,將資料整理於Pages,
再使用Padlet平台的「地圖Map」模板
將「事件主題」、「公共電視-紀錄觀點紀錄片連結」、「公共電視-紀錄觀點的簡介說明」
標記在地圖。
再利用50分鐘,讓每位同學上台1分鐘短講
應用What?Who?Where?When?提問詞,進行簡短的說明。
最後再請全班一起討論,班上同學找的資料「是誰的觀點?」
進行地理視野學習反思,
「事實只有一個,但是不同立場的角色對於同一個事實,為什麼會有不同的觀點?」
實作流程:
1.資料來源:公共電視-紀錄觀點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@ptsviewpoint/videos
2.App: Pages、Padlet
操作步驟:
Step 1.搜集資料:開雙視窗,同步整理資料於Pages
左側為「公共電視-紀錄觀點」的資料來源,右側為Pages的整理資料頁面
Step 2.資料張貼於Padlet
課前前置流程,先設置地圖模板樣式
輸入「標題」、「圖示」、「外觀設定」課堂實作~
同學將Pages的資料使用「+」符號,尋找到正確的「地點」
放置標籤貼上資料來源
Step 3.上台說明
使用共用iPad,進行投影連線不同班級找出的關注數量也會有所不同,
最後總結也可以發現班級間關注議題的空間分布差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