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區海岸景觀各有歧異、景緻特殊,適合週休二日進行遊憩活動
雖然,大多自然海岸景觀已被人工構造物所破壞,
但少數自然海岸景觀仍可見奇岩怪石或海灘地形,
例如,野柳的蕈狀岩、旭海-觀音鼻自然保留區礫灘
野柳斷頭的蕈狀岩
旭海-觀音鼻自然保留區礫灘
北部:岬灣海岸
東部:斷層海岸
南部:珊瑚礁海岸
西部:洲潟海岸
東部斷層海岸北起三貂角,南至恆春半島東岸的旭海,
雖是斷層海岸,但在河口附近仍有砂質堆積物所形成的海灘地形
頭城海岸位於蘭陽溪口北側,
數十年前,曾是最受當地人歡迎的夏日景點之一~頭城海水浴場,
今日已不復存在,連假日人潮都稀稀落落,只剩幾個露營客在園區內紮營烤肉,
已完全無法進行水上遊憩活動,
且人潮已然隨著海灘地形的轉移,至頭城北部海岸的外澳海水浴場
這是什麼原因呢?
其實原因挺簡單的!就是受到烏石港的「突堤效應」影響所致,
突堤效應是指海岸地形受到沿岸流的影響產生堆積與侵蝕
烏石港為宜蘭縣頭城鎮最重要的漁港,
開蘭的吳沙,在嘉慶元年(1796年),率三籍移民入噶瑪蘭,就是從烏石港上岸,
噶瑪蘭設廳後,道光六年(1826年)烏石港正式開港,成為對外主要的貿易商港,
烏石港遺址
因商船雲集曾被列為「蘭陽八景」之一的「石港春帆」
圖片來源:http://library.taiwanschoolnet.org/cyberfair2004/C0436260237/2/page2-1-6-2s.htm
受到附近河流帶來的洪水泛濫、泥沙淤積影響,港口淤塞逐漸蕭條沒落,
到1990年代,政府重建烏石港成為觀光漁港,在外側興建大型垂直海岸線的堤防,
防止淤沙進入港內的同時,也造成頭城海岸南北兩側的「突堤效應」
原本烏石港南側海岸為海灘地形,被開闢為頭城海水浴場
但因北側漂砂受到烏石港提防的阻擋,堆積於外澳,導致南側漂砂不足,
在海浪的侵蝕下,嚴重侵蝕後退,
至今日已必須投擲消坡塊、興建水泥護坡等人工工程來保護海岸,
頭城海水浴場海岸嚴重被侵蝕
而北側的外澳,卻因為漂砂大量堆積,形成海灘地形,
成為今日觀光遊憩的外澳海水浴場
頭城外澳海水浴場
一般在野外要能看到突堤效應所造成的地形變化,必須要先找到制高點,方能由高處俯瞰地形之美
烏石港南側頭城海岸,為了防止侵蝕設置離岸堤
今日,使用空拍機搭配ipad操作,直接在海岸地區就可以近距離的觀賞,
也可以做高空的鳥瞰,非常便利!
且ipad螢幕大小適中,亮度也能清楚在野外有陽光處使用,非常適合野外空拍實察。
以下分享一段利用空拍機與iPad拍攝
烏石港以南,頭城南段海岸地形的空拍影片,
影片中可以看到為了保護海岸,拋設不少消坡塊、離岸堤、水泥護岸等工程
此外,影片後段能看到受到宜蘭海岸多沙丘的影響,
宜蘭不少河川的流向由上游的東西向轉為南北向,再轉為東西向入海,
顯示海岸沙丘的地形影響河流流向
您好,我是台北市大大學張政亮老師,因撰寫頭城地理專書,能否引用您空拍頭城海岸線的局部照片,謝謝。
回覆刪除